纪念一二九运动心得
又是谁?长眠于刀口枪下,为我中华民族死而后已?
是你们,还是你们,可敬可爱的青年们,你们是雄师,是巨浪,是湍流;是你们,振我民族盖世威严;是你们,昂我民族乾坤正气;是你们,塑我民族盛世清名!
风,为你们呐喊!雨,为你们倾泻!
泪,因你们挥洒!血,因你们沸腾!
在中国,只要有硝烟,就有勇土
在中国,只要有危难,就有脊梁
在中国,只要有青年,就有希望
今天,我们告别了战争,告别了苦难,告别不了的却是,历每一个血与火的文字,告别不了的却是
一二•九运动中的每一个英雄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夫哲人者,舍其事而成其心。"
隔着__年的光阴,"一二九"运动的精神依旧如阳光般照耀我们的心田;隔着__年的光阴,"一二九"运动的精神依旧如春风般沐浴我们的心灵!
历史不是一页书签,历史不是已经化成化石的过去,历史不是时间长河中一段孤立截取的场景;历史是祖先的脚印,历史是一个民族曾经精神符号的记忆,历史是一段段螺旋上升帮助我们民族抵达一个又一个高度的阶梯……回眸历史,只为更好把握将来!
此岸,是"一二九"精神对我们的沐浴与洗礼!
彼岸,是”改革开放__周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朋友们,新的历史巨轮将有我们这一代青年来掌轮把舵,让我们发扬"一二九"精神,描绘时代蓝图,尽展青春风!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带领人民拨正了船头,驶向更加壮阔的航程。
我相信,沉睡在中华大地的英雄们可以安息了!
我相信,中国在世界的大舞台会更加的受人瞩目!
我相信,中华民族必然顺利到达现代化的光辉彼岸!
纪念一二九运动心得篇2
历史的风,吹翻起八十五年前的那一页。在我的眼前,历历浮现出,那冰雪覆盖的1935年,那悲痛岁月里的冷嗖嗖的日子。日本帝国主义大肆张开它的魔爪,伸向了我中华的心脏-华北大地,中华民族陷于内忧外困之中。
在这样的时刻,我们总是默默企盼:企盼奇迹诞生;在这样的时刻,我们总是默默祈祷:祈祷我们的民族,能够转危为安,能够走出泥泞与困境,驱散开这漫漫的黑云。而让我,让我们所有中国人最感骄傲的事情是:我们从来没有失望过一次。在倍受屈辱的民族的背后,总有我们中华的优秀儿女挺身而起。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6000愤怒的北平人们走上街头,高举着正义的旗帜,奔走呼告,勇敢地向卑鄙的暴虐宣战,向怯弱的卖国宣战。
我为你们感到骄傲,我们优秀的中华儿女,你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我们民族的脊梁;如果,如果我们的民族,没有你,它的生命将是如何的暗淡,它将会走向何等可怕的深渊啊!你以你坚毅不挠的行动,告诉所有的居心可怕的人们:中国人是不可辱的,中华民族是不可辱的。中国人将为国而声、为国而战、甚至为国而死。
我也知道了,中国因你而精彩。你使我想起了,志在维新、视死如归的谭嗣同;你使我想起了,抛妻别子、不惮前驱的林觉民;你使我想起了,东渡扶桑、救国救民的秋瑾;我想起了,弃医从文、疗救民心的鲁迅;你使我想起了所有为我们中华的独立崛起,探索着、痛苦着并奉献着的人们。使我想起了,陈毅元帅如是说,“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从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到中俄战争,从《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重若苦海的苦难,漫漫修远的长路,并没有使东方巨人从此消亡的缘故,正是因为在你们啊,我们民族最可爱的人,正是你们这些以天下事为已任的仁人志士,所组成浴血奋战洪流,揽起狂澜,吹响起我们民族的历史的新的纪元。
纪念一二九运动心得篇3
环顾我们美丽的校园,沐浴着学校领导、老师给予我们的关爱,你是否知道79年前,全国人民,特别是风华正茂的学生们,还在为中国的解放而斗争着!明天就是12月9号,也就是“一二九”运动85周年纪念日。虽然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但是这段历史却从来没有被遗忘。今天,站在国旗下,让我们怀着景仰的心情,共同回顾_年前那个不平凡的日子,缅怀那些投身民族救亡运动的爱国青年。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将魔爪伸向了华北,日本军队兵临城下,华北局势岌岌可危。为了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北平数千名学生在1935年12月9日这一天,举行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发出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呐喊。同学们的不屈不挠,英勇斗争,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响应,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在这场运动中所折射出来的那种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来人为祖国的发展,民族的兴亡奋勇前进。昔日的热血青年,为建立一个和平、自由、民主的新中国,付出了热血和生命。
生活在和平时代的我们,虽然没有经历过硝烟弥漫的战乱和血雨腥风的斗争,但爱国是永恒不变的主题。祖国的利益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爱祖国和人民,是我们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它是祖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我相信,我们的每一位同学心中都有一份火热的爱国情,可是,你们是否知道怎样做才算是真正的爱国者?着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今天多做一份学问,多养一份元气,将来就能为国家多做一份事业,多尽一份责任”。
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爱国最基本的前提就是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壮丽的山河和灿烂的文化,进而热爱家乡、美化校园、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样,我们才能用行动去证明自己是爱国的。
同学们,我们是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必将属于我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学生,我们要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努力拼搏。我相信,只要我们志存高远,就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让我们踏着先行者的脚步奋勇前进,让“一二九”运动这面爱国报国的旗帜在我们心中高高飘扬!
纪念一二九运动心得篇4
一二九运动爆发以后,斯诺与海伦多层次、多渠道地联络英美媒体,以引导国际舆论支持学生运动,推进运动持续发酵。斯诺本身就是纽约《太阳报》《每日先驱报》等媒体的驻华记者。同时斯诺夫妇不断加强与《密勒氏评论报》《芝加哥每日论坛报》《亚细亚》杂志、合众社华北分社及北平路透社的联络。另一方面,李敏、黄华、黄敬、陆璀、张兆麟等学生为斯诺夫妇提供学运动态的第一手信息,这也使英美媒体更愿意从斯诺夫妇处获取有价值的新闻素材。
胡佛研究所收藏了斯诺、海伦与学生在一二九运动期间大量英文书信和报信字条,但部分纸条由于手写字迹难以辨认,而且学生们英语掌握程度不一,并存在化名、代称、缩写的情况。例如海伦的主要报信人李敏又称Matsuhara;黄敬的称呼有Willy、David、Yu Chi-wei;黄华的称呼有王汝梅、W;史沫特莱的代称为Ariyoshi、AS或A;宋庆龄的代称为Suzie;海伦和斯诺的代称分别为Hirota与Doihara。为此,海伦曾写下《学生运动笔记》《黄敬书信笔记》,对其书信进行了简单介绍。同时,斯诺和海伦注意掌握国际舆论的变化。海伦收集了1935年到1936年大量英美媒体报道学生运动的剪报,仅路透社关于一二九运动的通讯就达上百份。
为了抢占舆论制高点,12月9日当天,斯诺立即向外国媒体传送报道。12月10日,《每日先驱报》发表《三千北京示威者力促反抗,城门关闭,“我们是日本殖民地吗?”》。12月12日,在斯诺建议下,龚普生、龚澎等学生在燕京大学临湖轩召开外国记者招待会,介绍学运情况。一二·一六游行的第二天,斯诺也顺利地在《每日先驱报》登载报道。
值得注意的是,一二九运动前后斯诺夫妇及其友人对于学生运动的报道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否认学生运动与中共的关联,强调学生运动的自发性。直到1936年7月,海伦在《亚细亚》杂志发表的文章中仍强调学生与任何党派没有联系。这里存在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性是虽然与斯诺夫妇接触过的姚依林、黄敬皆为中共党员,黄华与陆璀等学生也在1936年1月相继入党,但是他们都向斯诺夫妇隐瞒了政治身份,斯诺夫妇始终不知学生与中共的联系;第二种可能性是斯诺夫妇猜测或逐渐了解学生骨干与中共的联系,但出于某些原因,在舆论上需要强调学生的自发性。从材料推断,第二种可能性较大。1936年3月海伦在向胡蛮介绍学运近况时提到:“许多学生深入冀南农村,还有其他人加入红军——当然是秘密地。”可以探知,斯诺夫妇至少在1936年3月知道学生入党的事实。而且处于新闻风暴口的斯诺夫妇对于中共与一二九运动的关联没有敏感度的可能性较小。他们对学生运动自发性的强调有出于与对手争夺国际舆论话语权的考虑,并通过此方式保护学生。
学运爆发后,日本方面指责一二九运动的背后有政治势力暗自推动,极力引导国际舆论怀疑学生运动目标的单纯性,并给予国民政府压力。12月10日,日本驻北平武官高桥坦接受国际媒体采访。厄尔·利夫及斯诺分别在天津《华北明星报》以及纽约《太阳报》报道了高桥坦的采访,并且陈述内容一致。高桥坦警告北平当局,学生游行已违背了《何梅协定》。他认为领导学运的积极分子出自于有共产主义倾向的国民党分子,因此把学生运动归因于“坏” 国民党的阴谋。而“坏”的国民党与“好”国民党的区别在于是否与共产党合作。对此,斯诺特别在评论中声明学生运动“幕后没有操纵”。他说:“对学生领袖的访谈中没有发现学生背后有任何权谋操纵的线索……记者通过与5到15人的学生松散小组以及与学生会负责人的聊天中获知, 示威和目前的运动是学生自发的,出于爱国的动机,学生既不支持国民党,也不支持共产党人和日本人。”1935年12月13日,海伦在向《密勒氏评论报》发送新闻稿时,也向鲍威尔强调了学运的自发性:
请把照片还给我。我从学生那里得到他们, 他们相当难找到。 这篇报道是通过目击者进行完整阐释的,我见证了一二九当天的全过程……我认为, 登载标语是分析这一运动的最好方法。这是一场自发的学生起义, 这场运动有左翼学生参加,但他们纯粹是业余的。学生运动还在不断发酵, 我可以给你更多的细节……
紧接着,1935年12月19日,鲍威尔在《芝加哥每日论坛报》发表文章分析冀察政权对学运的态度。鲍威尔批评“日本傀儡”宋哲元指控共产党正在推动最近学生示威反对华北自治的运动。1936年1月21日,海伦再次向鲍威尔说明:“中日勾兑反对左翼反对派的行动将会开始……如果把学生作为中共党员而关进监狱, 这将是相当可悲的, 因为他们已经刻意避免成为某具体派别的成员, 避免违法和被斩首, 并试图保持独立的法律斗争。”
1936年1月,北平学联和天津学联共同组织了“平津学生南下扩大宣传团”,一二九运动由学生运动向民众运动转变。与斯诺、海伦熟悉的学生大多加入了南下宣传团的第三团。该团由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朝阳学院等校学生组织,领导者为黄华和清华大学蒋南翔。南下途中,黄华等学生在返校取钱时把消息传递给李敏,斯诺夫妇主要从留守学校的李敏处获知宣传团的消息。1936年1月11日李敏给斯诺夫妇的信中写道:
我收到了村里那些同学的来信 (黄华带回了信)。他们告诉我, 他们对村民们的反应感到满意, 一些村民听到学生们说的话就哭了。学生们演的戏剧也收到良好效果。学生们唱了工人之歌等歌曲……这个团体的成员超过五百, 包括天津和北平的学生。他们现在正沿着保定铁路行进。固安的城门被二十九军关闭了。然而, 这让他们有机会在乡村集市上遇见更多村民。
1月14日,第三团抵达高碑店后,被军警围困并强制返校。16日,第三团在燕京大学开会决定成立一个永久性的青年团体。18日,李敏对斯诺夫妇说:
第三团的学生已经成为一个永久的组织, 名为中国青年救亡先锋团。在这个组织中, 他们计划阅读社会哲学和经济学的书籍, 以增加他们对中国和世界形势的了解。更成熟的成员将被选入其他一些组织(机密, 不要发布此消息)。
这里李敏提到的“其他一些组织”可能为共青团或者中共。同时,第一、二团在南下过程中也组成了抗日青年组织——“民族解放先锋队”。2月1日,中国青年救亡先锋团与民族解放先锋队合并,成立“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海伦、厄尔、鲍威尔对南下宣传团的活动作了连续报道。《华北明星报》分别于1936年1月1日、3日、4日、5日、6日、12日、13日、27日报道了南下宣传团的活动进展。海伦于2月22日在《密勒氏评论报》发表《宣传战争及以后》,报道了学生在南下宣传时的困境,并在文中穿插了学生在农村活动的五张照片。鲍威尔在1月4日的《芝加哥每日论坛报》将平津南下宣传团形容为“儿童十字军运动”。他在题为《中国学生向日本发起讨伐:数千人参与长途跋涉的大朝圣》一文中描述:“一支包括二百余学生的朝圣先锋队, 今天离开北平徒步去中国首都南京, 抗议政府容忍日本渗透华北。明天早上还有四百人将会陆续跟进, 类似的规模将持续在每天早上增加, 直到几千人行进在路上。北平学联计划派遣3.7万名学生进行这次朝圣, 以避免亡国。就像著名的儿童十字军运动一样, 成千上万的男孩和女孩, 充满了深厚的激情、责任感和爱国心, 开始了类似的运动”。鲍威尔用“朝圣”“儿童十字军运动”等西方读者更易理解和想象的方式进行比喻,以扩大传播和影响。
除了关注北平学生运动发展动态,斯诺、海伦也密切观察天津、上海、广州等全国其他城市学生救亡运动的情况。根据美国杨百翰大学收藏的书信档案,斯诺、海伦在一二九运动爆发后与身居上海的史沫特莱保持着紧密联络,并向其传递北平学生运动的最新消息,史沫特莱也将上海的学运发展告知斯诺夫妇。如1935年12月18日,史沫特莱在致斯诺的信中,将北平学生一系列游行活动比喻为“一个长距离的高尔夫大百发球杆(Big Bertha)”,形容北平学生运动引起上海学生及知识界的强烈反响。同时,史沫特莱是斯诺夫妇与宋庆龄在一二九运动期间的联络人,斯诺夫妇通过史沫特莱向宋庆龄转递书信,汇报一二九运动的最新发展情况。再者,史沫特莱把从斯诺夫妇或学生处获取的信息发送给美国共产党中国局领导下的中国人民之友社(American Friends of the Chinese People)。1936年1月至7月,中国人民之友社刊物《今日中国》连续刊载关于一二九运动的评论文章或新闻报道。
一二九运动期间,斯诺、海伦对国外新闻媒体的联络也并非是一帆风顺。对比斯诺报送给《每日先驱报》的报道与实际刊出的新闻可以看出,斯诺关于一二九运动的大多数新闻未被刊登。即使刊登,其内容也被大量剪裁。学生南下宣传后,海伦完成了一篇总结学运的评述,希望发表在具有影响力的《亚细亚》杂志。1936年2月6日,海伦给《亚细亚》杂志主编威尔士写信说道:“我希望所附的一二九运动的文章是可用的。你可以随意编辑或裁剪它, 而不用咨询我……第十七号图片, 相当令人兴奋。平津南下扩大团的学生们报告说,农民们正在被启蒙, 学生们得到了农民惊人的回应。这在中国乡村是一个非凡的场景。”1936年3月19日,海伦再次给威尔士去信:“这个学生运动也许并不重要, 但实际上它是一个新革命时期开始的记录。五四运动开始的中产阶级革命, 现在已经完全结束了。现在很多人都在仔细研究这个运动的起源和政治基础。比如公使馆和中国专家。”
但是,纵然与斯诺、海伦相熟,1936年3月31日威尔士还是以“大量报刊已经对此报道”为由婉拒了海伦的文章。他表示:“我们必须继续努力观察未来的发展趋势或由此引发的更大的事件。”4月3日,威尔士再次致歉海伦,表达他“仍然对学生运动的更深的影响和未来的可能性感兴趣”,但是希望作品能够顺利转投别处。目前没有发现海伦对此的回应信件,不过在4月24日,威尔士的态度又出现转折,告知海伦“这篇文章的修改完全符合我的批评意见……我将尽快使用这篇文章”。威尔士将海伦的原标题《中国的学生革命》改为《起义的学生》,排在1936年7月刊予以发表。
一二九运动是斯诺、海伦通过其人际关系影响中共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起点。1936年以后,正是以斯诺、海伦为代表的跨国记者、学者、技术人员、外交人员在中国与世界的频繁流动,推动中共由点成线、由线成网地编织起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人际网络。同时,这一跨国群体活跃在太平洋国际学会、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保卫中国同盟等跨国组织之中,为中共争取国际舆论、国际援助支持,并深刻影响了英美政府对华政策。
纪念一二九运动心得篇5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溯今而古,亘古而今,无论哪一朝哪一代,风华正茂的青年人都是豪放的一代,激情的英华一代,以国家大义,民族大任为使命的风流一代!75年前,北平的热血青年学生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毅然发动了“一二·九”运动;75年后的今天,我们这一代幸福青年在这里集会演讲纪念“一二·九”运动,缅怀先人,弘扬爱国精神,激昂民族正气,不禁让人思绪万千,感慨千万。
如果说,中国古代的历史宛如锦绣织成,那么它近代的岁月则是被血浸透。鸦片战争后,曾经一度领先世界达千多年的中国被抛到时代大潮之末,屡遭船坚炮利的西方列强的欺凌,腐朽无能的旧政权使我们的列祖列宗也为中华民族的受苦受难而长太息,“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山六岳低”,用这句话来形容中国人的百年屈辱百年长恨意尤未足。
中国内部斗争,外强侵略,“一二·九”运动就在这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1935年12月9日,寒风凛冽,草木凋零,北平五六千名学生冲破国民党军警的阻拦,举行示威游行,喊出了时代的呼声,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卖国活动,唤醒了更多的民众。运动迅速波及全国,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继五四运动后,再一次书写了青年学生以天下为已任的辉篇章!
说到这,不禁引起了我的两点感想。
第一,中国不久必将统一。一二·九运动的爆发,迅速促成了抗日统一联盟的形成,展现了整个民族团结统一的决心与力量。再回首华夏五千年沧桑,不难发现,秦皇汉武开创的统一大业,中经隋唐的继承,加工和发展,在政治体制和经济格局是反复夯实焊牢,已臻完善至不可移易;合了分,分了合,最后定于合,归于分,统一的观念和思想得到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朝野内外的一致认同根深蒂固,并成为臧否人物评判是非衡量功过的人心所向的道德准则和行为价值取向。
蒋介石没有吸取一二·九运动的忠告,结果被日寇的铁蹄踢出南京,带来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最后他只能狗急跳海,跳到了台湾岛去安享晚年,使两岸同胞骨肉分离,最终丧失了政权,这是前车之鉴。
同学们,我相信不久的将来,祖国的完全统一定会实现。
第二,中国青年的爱国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光而乐”,因为这些名句,我相信中国的知识分子深爱着祖国,爱党和爱国是相统一的。
我们都在党领导下长大,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但我们不能随波逐流,一味追求满足私欲。幸福的.人应有丰富的思想和精神,真正的共产党员,其生活是最为幸福和坦坦荡荡的。历史的长河波涛滚滚,岁月飘走,泥沙淘尽,屹立在波涛之上的时代的中流砥柱;创一个富裕而繁荣的崭新中国,塑当代共产党人的盛世清名!
一二九运动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进程,沉重的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向国人揭露了国民党的卖国行为,并且提高了人民抗击日寇侵略者的积极性,也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同时也向人民揭示了日本侵略中国的阴谋,促进人民的觉醒。纪念一二九运动征文历史已经过去了七十四年,可它带给我们的现实意义是不可消逝的。这运动是在日寇侵略下发生的,从侧面告诉我们不可以忽视发展。
朋友们,新的历史篇章将由我们这一代青年来描绘撰写,让我们发扬一二·九精神,尽展我们的青春风采!我们党已经带领人民拨正了船头,驶向更加壮阔的航程!我们相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顺利地到达现代化的光辉彼岸!
纪念一二九运动心得篇6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一种民族精神的先进与落后,要看它能不能适应时代潮流,能不能跟进历史潮流。古代世界曾经产生过20多个不同的文明,但大部分都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了。究其原因,就是这些文明或者说民族精神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不得不最终退出历史舞台。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我们的民族精神。现阶段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爱国主义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列宁说过: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我们所讲的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是同促进历史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同维护国家独立和广大人民的根木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致力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反动统治的斗争,把黑暗的旧中国改造成为光明的新中国。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献身于促进视同统一的事业。邓爷爷同志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这是对我国现阶段爱国主义特征的精辟概括。
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一种集中体现。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一个人没有精神不行,一个民族没有精神更不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华民族从战争开始一次次地面临着世界列强的欺辱,但我们从来都没有放弃抗争,并最终在党的领导下,实现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强。回顾近现代中国的历史就会发现,我们之所以能最终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能自信地挺起我们的脊梁,就是因为我们有伟大民族精神的坚强支撑。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曾经历过许多大风大浪,遇到过无数艰难险阻。正是凭着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依靠在爱国主义旗帜下熔铸而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才得以经受住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一直保持坚强的团结和旺盛的生机。
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伟事业而奋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俞强不息,具有伟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从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孙中山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到邓爷爷的肺腑之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是每一个中国人成就伟大人格的根本所在。
纪念一二九运动心得篇7
__年前的12月9日,北风呼啸,天寒地冻,来自各大学校的青年学生齐聚北京街头,冲破_的重重阻力,迈着有力的步伐,高喊着响亮的口号,呼唤全国人民携起手来,一致抗击日本侵略者,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抗日救国运动。
__年后的今天,我们穿越十八公里的路程,来到一二九运动纪念亭前,再次缅怀那段倍受屈辱 奋勇抗争的历史时,你是否还记得日本侵略者那灭绝人性 惨无人道的罪恶行径,是否还记得祖国大地那积贫积弱 千疮百孔的悲惨景像,是否还记得北京城内那群英勇不屈 为国抗争的热血青年。
从面前这座神圣的一二九纪念亭上,我们分明看到了当年那些学生反抗侵略 维护尊严的爱国情怀,看到了他们英勇顽强 奋不顾身的英雄气慨,看到了他们团结拼搏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我想,虽然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国泰民安 衣食无忧的新社会,但是我们绝不会忘记80年前那段悲壮的历史,更不会忘记一二九运动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每当忆起那段屈辱的历史,我的内心总是久久不能平静,南京_那一幕幕悲惨的场景,至今让人难以忘怀。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生灵涂炭,血流成河,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给我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这是我们永远都无法抚平的创伤,而如今更为愤慨的是,日本政府不但不肯认罪,居然还妄图把我国的_据为己有。
但我想说的是,今天的中国已非昨日可比,那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已经永远成为历史,富足强大的中国正在向我们走来。
爱国志士梁启超曾经讲过,少年强则中国强。__年前,正是因为有了一批又一批百折不挠 为国捐躯的爱国青年,才有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国家民族的独立。今天,我想说,只要有我们这一代热血青年的存在,任何困难都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能够实现!
一二九运动已经过去了__年,但一二九精神却永远存在。同学们,我们一定要做一个爱国 团结 拼搏 奋斗的新时代青年,铭记一二九精神,用我们的努力与汗水,共同开创祖国美好的未来!
纪念一二九运动心得篇8
今天12月9日是伟大的一二九运动85周年。当时中国在风中飘摇不定,而日本帝国主义和西方资本主义却加快了侵华步伐,中华民已到最危险的时刻。为了挽救垂危的民族,勇敢的人民拿起了武器。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建立地第二个伪满洲国傀儡政权。而当时统治中国的南京国民政府一再妥协退让,是中国大地笼罩在黑暗当中。
严重的民族危机,使北平的学生们感到“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12月9日,六七千名大、中学生不顾国民党的禁令,冲上街头同使用水龙、警棍的反动军警搏斗,向国民党当局请愿,反对“华北自治”,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一场震惊中外、名垂青史的“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就这样爆发了。这次运动轰动了全国,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冲破了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恐怖统治,配合了红军北上抗日的战略决策,掀起了全民族抗战的狂澜。
回故历史,今天12月9日是伟大的一二九运动85周年。当时中国在风中飘摇不定,而日本帝国主义和西方资本主义却加快了侵华步伐,中华民已到最危险的时刻。为了挽救垂危的民族,勇敢的人民拿起了武器,投入抗战的洪流中。12月9日,中国人民受尽压迫,沉默无声的北平城怒吼了爱国学高举义旗一声呐喊,喊出了全国青年和人民的心声。
21世纪的今天,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同学们,我们现在是幸福的,这幸福是无数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如今,作为我跨世纪的一代,面对祖国未来前途无限光辉灿烂,我们更应该具有爱国之心,因为历史的钟声一在激励我们为祖国的建设不懈努力。
同学们,让我们已为一二九运动做出贡献的人为,以刚铁般的意志,火一样情,为祖国做出奉献,热爱祖国从现起,好好学习吧!
纪念一二九运动心得篇9
当祖国受到侵犯的时候,当民族受到压迫的时候,当黑暗统治阶级无能为力的时候,学生们举起倔强的拳头,勇敢地站了出来。
一群爱国的学生,一群手无寸铁的学生,高高昂起不屈的头颅,喊出了他们内心深处的吼声,喊出了中华民族的心声,“武装保卫华北”“反对东北五省自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在那样一个危险,随时可能掉脑袋的日子里,他们依然义无反顾喊出了时代的最强音,他们是多么的勇敢啊! 这一天,北风刺骨,滴水成冰,学生们站在街头,高呼自己的口号,惊天动地的声音吧反动者吓得魂飞魄散,他们把黑洞洞的枪口指向学生,可学生们没有一个逃跑的,空气中弥漫的有血腥味,但更多的是学生的爱国热情。
历史不会忘记,我们也不会忘记,我们这些可敬的爱国青年,在国难当头的时刻,振臂高呼,视死如归,把国家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在民族生死存亡的毫发间,热血横撒,促使了民族的团结。
少年强则国强,今天我们虽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居安思危,我们任然要时刻警惕一些虎狼之国随时可能对我们造成的侵犯。作为少年人,理应奋发图强,志存高远,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的前途紧密联系起来,学习先烈们的光荣事迹,做一个优秀的大学生。
纪念一二九运动心得篇10
1935年12月9日,一个令人痛心,但永远值得我们纪念的日子。在这一天,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在北平爆发了,当北平的爱国学生在听到蒋介石下令“绝对不抵抗”后,他们像雄狮一样怒吼起来,把“九·一八”以来郁积在心头的仇恨和对国民党蒋介石的愤懑都并发出来,开展了抗日救亡斗争,掀起了“一二·九”运动。
“一二·九”运动是“五四”以来又一次爱国学生首先行动起来,并得到全国人民响应的运动,至今已整整七十四周年了。今天,我们在此聚会纪念,面对他们“我真横刀向天吴,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爱国情操;面对他们“爱祖国高于一切”的爱国热情;面对他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我们的心能平静吗?我们能无动于衷?当然不能!我们要学习和发扬他们关心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及忧国忧民的光荣传统。
如今,作为我们跨世纪的一代,面对未来祖国前途无限光辉灿烂,我们更应该具有爱国之情和树立报国之心。当远访国外参加演出的同学为了中国的主权毅然放弃时,我们不禁要对他们的行为肃然起敬;但我们的学生闻听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后,上街游行以示抗威时,我们又一次看到了学生高昂的爱国热情,再一次从他们的身上感到了流淌着的爱国热血;当看到一个个海外归来的游子们,用他们的知识报效我们祖国时,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爱国情操的巨大动力。它才真正代表着一个民族的信念,它才真正是一个民族的象征。它不是与生俱来,但它是后激勃发;它不是上帝,但它能决定一个国家的兴亡;它不是利剑,但它永远是对外最有利的武器。
“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面对中国入世,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机遇和挑战,面对和平与发展的当今世界,我们面临的不再是战争的洗礼,而是就业的竞争。我们的报国之举也不再是抛头颅、洒热血,而是学知识、建家乡。其实,无论是战争还是竞争,我们都需要一颗爱国之心,只有高尚的爱国情操才能架起我们心中的一杆利益之称,是“人不为己,天株地灭”呢?还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呢?
记得古罗马哲学家维吉尔曾经说过“命运始终厚爱勇敢的人”。让我们在文化学习中,勇做一个汲峭攀登的人;在业余生活中,敢做时间的主宰者;在社会实践中,争当一个活雷锋。同学们,让我们勇敢地站起来,高举着“弘扬爱国之情,树立报国之志”的旗帜,向着祖国的繁荣,经济的腾飞,民族的振兴而奋勇前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