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家务劳动的心得体会
昨天中午去中商平价旁边的工贸家电买了一台崭新的小冰箱回来,50L的, 又买了一箱罐装的啤酒提了回来,真是够沉的,好重啊,手都提麻了,这下要好好的满足下自己,后来又跑商店买来一个冰箱用的小巧温度计,温 度 范围是-30℃~50℃,冰箱的温控器有8个档位,0到7档,我拨到了3档的位置,用起来挺安静的,超节能1级的,24小时开机,3天只用一度点,渴了我打开冰箱喝冰水,随便看了下温度计,显示4℃左右,总之方便多了,感觉比我的笔记本电脑还要省电些,我的电脑一般每天都要开机17个小时左右,这夏天这么高的温度可真难为了它,不过还是用得很好,呵呵....
好了,今天我要开始自己做饭吃了,以前都是吃面条的,还吃很多零食,我买了很多放着,不想做面条或是忙的时候就吃点零食啊,喝牛奶. 我有个1800W的电磁炉,天天用来下面条,没有买锅,以前是没打算做饭的.
这次感冒了,觉得吃饭要好点,于是我又花了大把钞票买来了电子电饭锅和一个微烟铁沙锅,电磁炉专用的,60块钱的铁锅感觉好贵啊,买的时候不觉得贵,奇怪. 还专门买了一把木质的锅铲,因为我听说电磁炉用的锅比较薄,不能用清洁球去洗,也不能用铁锅铲,要不然里面涂层会脱落,影响热的传递,和食物粘锅.
终于饿到中午了,为什么要饿呢?因为如果不是很饿的话,我会懒得做饭,辛苦不说,关键是做了一大堆的食物只有我一个人吃,没有食欲,吃也吃不完啊~传上短裤就出去买菜了,我喜欢蔬菜,挑了4个大土豆花了2.2元,茄子好像是1块多一斤,反正我拿了2个中等的茄子花了0.7元,最近蔬菜都涨价了,西红柿要2块钱一斤,我记得上个星期好像是1.5一斤的,我没有买,就买了土豆和茄子就回来了,够我一个人吃一天的了,想想还不算贵,我以前天天到餐馆吃炒菜,他们真的是暴利啊,按照这个菜价,起码有百分之百的暴利,这些菜我都会做.到超市买了瓶镇江老醋,我今天要做酸醋土豆丝.
我下午买菜之前就把米洗好了放在了电饭锅里,现在接通电源开始做饭了,我还特意在里面的蒸笼里放了一碗鸡蛋羹,不知道怎么回事,等饭熟的时候,端出来的却是一碗水,鸡蛋的一部分却沉在下面,我明明捣碎了的呀,在加上水,然后加了盐的,谁能告诉我这么做才对?
油淋茄子和酸醋土豆丝终于做好了,饭也早就闷熟了,真香啊,我买的是京山桥米,蛮香的,真是比吃面条的食欲大多了,最后把那碗鸡蛋羹也喝完了,剩下的菜我用保险袋装好,放在冰箱冷藏起来了,真是方便啊,下午还可以吃一顿,还可以喝冰镇啤酒,呵呵.....剩下2个未拨皮的土豆还是留到明天再吃吧,电饭锅里还剩下一半的饭,刚好够我一个人再吃一顿,其实我只用那个小量杯装了2次米就这样了, 下次就会做得更好。
做家务劳动的心得体会(篇2)
随着周末的降临,我和妈妈正懒洋洋的躺在沙发上,享受着周末难得的休息。但时间却过去的很快,马上就要到饭点了,可妈妈却赖在沙发上不愿意起来。
想想也是当然的,虽然是难得的休息日。但从早上开始,妈妈不仅将整个屋子有扫又拖,还把全家人的衣服都洗干净,又将晒干的衣服整理好。一天下来,其实一点也都不轻松。看着妈妈这么辛苦,又想起我在这一天周末里,什么忙都没帮上,我决定,要帮妈妈接下做饭这个任务!话虽如此,但毕竟我个人的厨艺有限,如果就我一个人来的话,可能今晚全家都吃泡面了,为此,我也借助了妈妈的智慧!
在听到我的提议之后,妈妈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并决定全力支持我来掌勺今晚的晚饭!随后,在妈妈的指挥下,我开始了晚餐的第一道工序——煮饭!
煮饭这件事听起来很简单,做起来也同样很简单!只要将要淘洗过的米和水一起放进电饭锅里,等待它自动完成就好了!但就在我按照步骤做好后,却遭到了妈妈的否定。“不对,水太多了!”,“现在又太少了!”来来回回好几次,我也终于掌握了诀窍,原来,只要锅中的水能浸没一个指节就算是刚刚好了!可妈妈为了考验我,却到最后才告诉我这个秘诀!看来,我也不能完全将思考交给妈妈,还要自己多多的思考和反思生活中的日常才行!
然后,就是今天的主菜了!辣椒炒肉!这道菜在我们家总是经常出现,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到菜之一,但今天却要我亲自来料理他,想象还是挺紧张的。
首先,要将肉和辣椒等食材处理好!在切菜的时候,辣椒还好说,又硬又脆,轻松就能用刀一切开,即使是我这样的新手也能简单搞定。
但肉就没这么容易了!一块五花肉,又滑又软,我连抓住它都感到很费劲,何况要切成大小均匀的小块?但在妈妈的指点下,我也很快找到了诀窍,一手压住肉,一手将刀小心的顺着边缘切下,一块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就这样切好了!
最后,我倒油下锅,一边小心意义的避开溅出来的热油,一边小心翼翼的处理各种食材。而妈妈则在一边帮我看着火候,还教导了我该加怎样的调料,又该怎么看熟了没有。
终于,在一番努力过后,一顿由我亲自下厨的大餐终于出炉了!看着桌上一道道诱人的美食,等爸爸回来的时候,他一定认不出这是我的手艺!
但经过了此次做菜的尝试,我也收获了很多,不仅仅是做菜的乐趣,同样还认识到了父母的辛苦。做饭并不轻松,而父母却要一年四季不间断的为我做饭,真的很感谢你们!
今后,我会多多锻炼,让你们多品尝品尝我的厨艺!
做家务劳动的心得体会(篇3)
有一次,爸爸出差回家,阿妈妈不在家,爸爸有些难受,回到家放下行李就去睡觉了,而且脸上红彤彤的,过了半个小时,爸爸醒了,可他的头还是晕,非常难受,我问他吃饭了吗?他说没吃,我想让妈妈回家做饭,可打电话妈妈不节电话,没办法我只好亲自下厨为爸爸作午餐。
我慢慢地走进厨房,看见厨房里的菜架上有芸豆、西红柿、辣椒这三种蔬菜,我想平时妈妈叫我做过炒芸豆,所以我决定作炒芸豆。我拿起芸豆,先把两头拔掉,然后洗干净,把它切好,把肉拿出来切成肉条。一切准备好后,我开始炒了。
我把锅放好,点起火,倒好油,等油热了之后,放八角,再放肉跳,放甜酱。等肉慢慢由甜酱的颜色后,我就开始放芸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小心翼翼的放芸豆,当我刚放进去的时候,油花四溅,从锅里出来的烟熏得我直咳嗽,这时我才把油烟机打开,过了一回眼慢慢的散开了,我用铲子翻了翻菜,然后盖上锅盖让他慢慢的煮。
下一步,我开始淘米,然后让它开始熬饭,这是芸豆也差不多了,我掀开锅盖,撒了两勺盐,我又翻了翻,关上火,把芸豆乘了出来。过了几分钟我把熬稀饭的火关小了,用微波炉波了一些馒头,过了15分钟,稀饭熬好了,我乘好,放在桌子上。看着我辛辛苦苦做的饭,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我叫爸爸起床吃饭,爸爸看到这一桌美味佳肴都惊呆的,他拿起筷子尝了几口,夸我做得好,我非常高兴,像吃了蜜一样甜。
这次做饭,我不仅体会到了做饭的乐趣,还体会到妈妈做饭的辛苦,所以以后要多帮妈妈的忙,而且妈妈做什么饭我都要吃,不要挑三拣四,因为妈妈细细苦苦做的饭,你说不好吃,妈妈会寒心的。这就是我做饭的感受。
做家务劳动的心得体会(篇4)
“啊,都已经九点钟了,起来了。”我整个人萎靡不正,迷迷糊糊地揉着眼睛。妈妈和弟弟就像两只大懒猪一样还在打着瞌睡。“妈妈睡觉了,这饭谁来烧啊?”我在干着急。“还不如我来烧吧。”“妈妈你要吃什么?”“汤圆。”“弟弟呢?”“荷包蛋。”
“好,就让我这个美食专家来亲手为你烧早饭吧!”我骄傲的向厨房走去。首先,我在锅里放了一些水,再打开火等水烧好。“扑扑扑……”锅上的盖子摇摇摆摆的,“哦水开了。”接着,我打开盖子,放进十六个汤圆,再盖上盖子。
趁这些时间,我要来烧荷包蛋了。我像一个很有经验的人,放入少许的油,打开油烟机,等上三分钟。三分钟内,我双手掰开鸡蛋,鲜黄的鸡蛋从蛋壳里“扑通”地“跳”到了碗里。我利索地拿出筷子,快速地搅拌着,纯鲜的、黄澄澄的蛋黄随即倒到了锅里。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油娃娃活蹦乱跳的,好似调皮。鸡蛋黄马上呈现出一个圆圆的鸡蛋,又嫩又鲜的,我马上从锅里递到了盘子里。再洒上醋和酱油,“哇,好香啊。”我欣赏着自己的杰作。
突然想起,汤圆还在锅里呢!我在碗里放上糖,新鲜的汤圆出炉了。咬上一口,芝麻豆沙流入嘴里,让人都要流下口水。我拿着我这些杰作去慰问妈妈、弟弟了。妈妈早已饥肠辘辘了,不禁表扬我:“真是雪中送炭啊。”弟弟和妈妈都决口称赞我是好姐姐、好女儿,我的手艺高超。
看来我的技术又提高了,我今天烧饭还真不冤枉,还是有收获的。如果你想吃,尽管吩咐!
做家务劳动的心得体会(篇5)
烹饪是膳食的艺术,讲得通俗一点就是做菜、烧菜家常菜谱。虽然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都在做菜、烧菜,但做什么菜,各有特色;怎么做,各有方法;做得怎样,各有味道。话说做菜,也是要讲学问的。在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里,说到做菜,不得不提及商朝的伊尹。据典故记载,伊尹初至殷时,为祈求神灵保佑,成汤曾特意为伊尹举行盛大祭典,欢迎伊尹的到来。祭祀完毕之后,成汤虔诚地向伊尹请教关于“治国平天下”的策略。
对此,伊尹并未冠冕堂皇,坐而论道,更未谈高深玄妙的大道理,而是“说汤以至味”,为使自己的言说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伊尹选择了人世间最为平常,而自己又最为擅长的饮食烹饪来现身说法。于是就有了“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的说法。民以食为天,通过品尝人间美味,伊尹以烹饪中精妙细微的奥秘,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深入浅出地教给了成汤许多治国之道,为汤治国提供了宝贵的经略。事物都是有共通性的,烹饪与法学也不例外。
烹饪与法学都要求具有实践性。理性认识来源于实践,但又对实践活动进行指导。下厨做菜,用什么火候,放什么调料、何时放调料、放多少调料,何时出锅,都需要在多次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林淡秋在《马逢伯》中说道:“小菜还是平常的小菜……但一经过这位女厨师的神手烹饪,的确有一种不平常的滋味。”是的,小菜还是那样的小菜,但是经过多次下厨实践,熟能生巧,慢慢领会出做菜的奥妙,做出来的菜才美味可口。
作为一种知识,法学也需要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探索和总结出来。法学是司法具体实践的总结和升华。脱离实践的法学,就像是没有放油盐酱醋的菜,苦涩无味,会让人产生排斥,甚至是厌恶。源于实践的法学,才更具有生命力。近年来,司法机关建立与法学院校双向交流机制,对于总结和提升司法实践的理论层次,加深和促进法学研究的具体应用,实现司法实践与法学理论研究的互动大有裨益。
烹饪(做菜)是家常便饭,法学也应该通俗易懂,成为老百姓的拿手“好菜”。在法学理论著述中,“阳春白雪”当然不可缺少,但“下里巴人”亦是不可或缺。因此,法学应该走出超尘脱俗的“象牙塔”,步入寻常百姓家,让法理在具体生活中运用自如。作为法律人,我们不是生活在纸质的法律之上,而是生活在现实社会里。法律本身是整个社会体系中的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法律与社会的良好运行息息相关。
因此,我们不能将法律从社会体系中剥离开来。法律人只有以社会的背景为考量,用社会常识、常理、常情,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法律,进而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民国时期的法学家孙晓楼说:“只有了法律学问而缺少了社会常识,那是满腹不合时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即不能算作法律人才。”用老百姓的话,说老百姓的事,谈老百姓关注的问题,讲老百姓生活中的法理,应该是我们作为法律人的追求。烹饪的灵感、法学的理性都来自老百姓的生活中。好吃的菜和法学理论要用于百姓寻常生活之中,烹饪与法学都需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法学不能只是文人墨客的言说,更应该是寻常百姓口中的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