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合同网 > 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

疫情防控心得总结

时间: 小龙 心得体会

疫情防控心得总结精选篇2

疫情期间继续推出政务改革新举措,表明政务改革并没有因疫情而停步,相反,还在不断提速和深化,这体现了相关部门始终摆正政府权力和服务的关系,主动把部门行政权力转变为行政责任,一如既往地坚持以群众的感受作为改革标准,以群众的获得感评判改革成效,即使疫情期间,依然在扎扎实实地深入推进。

实际上,疫情防控的非常时期,这样的政务改革更有特殊意义。企业现在都在忙于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工作千头万绪,还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诸如“多证合一”的政务服务改革,显然是实实在在替企业排忧解难,可以让企业腾出更多精力用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两手抓”,对于加快复工复产将起到有力的助推作用。

诸如“多证合一”改革再推新举措,不仅使部门办事效率和质量大大提高,对于企业更有雪中送炭的温暖。非常时期如何做好政府服务,既是对政务改革的检验,也是新的考验。“多证合一”改革再推新举措,有利于企业加快复工复产,也进一步优化了“有限政府无限服务”的政务环境,值得为之点赞。

疫情防控心得总结精选篇3

前段时间,武都区各社区开始展开60周岁以上人群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但由于各个社区待接种人群基数较大,接种疫苗前各项告知、问询工作也必不可少且接种人群为老年人群体,无疑加大了医护工作者的工作难度和强度。

在陪伴爷爷接种疫苗的时候,我看到了医护工作者的辛苦和繁忙,于是主动提出帮助医护人员进行疫苗接种前的告知、问询工作以及帮助各位老人进行知情同意书、登记表和留观表的填写和向各位老年人讲解疫苗接种后的各项注意事项等工作。

为了能够尽早地完成老年人群接种工作,社区医院开展了从早上8:00到晚上9:00不间断接种的加班工作。为了能够配合好医护人员的工作,我每天早上7:00左右就起床收拾前往社区医院,中午12:00才离开;下午2:00又要赶往医院,一直待到5:30左右。

在完成社区医院的相关志愿服务后,我又主动联系了人民路社区的相关工作人员,主动请求帮助各位社区工作人员分担筛选、动员社区人民接种疫苗的工作,同时我也积极帮助社区工作人员统计、排查区外、省外居民的疫苗接种情况。

在进行社区医院服务的过程中,我看到各位医护工作者们不仅要帮助老年人建档,还要在面对过来接种其他疫苗的居民时准确、快速地出库不同的疫苗,一点都不能马虎,相比于各位白衣天使的工作,我所做的这些其实十分微不足道。此外,在人民路社区做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大量不肯配合工作的居民,对此,我和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了多次电话回访,耐心进行劝说和解释,最终也顺利地完成了各项工作。

这段难忘的社区志愿服务经历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医护工作和基层工作的辛苦与繁忙,同时也让我明白了,虽然新冠病毒来势汹汹,但只要我们大家团结一心,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中去,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青春力量,小力量也终将汇聚成大力量,我们终能战胜疫情,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疫情防控心得总结精选篇4

近日,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各地教育部门和相关高校印发提醒函,明确要求各地和高校强化责任担当,在坚持属地原则前提下,落实辖区、教育部门、学校和个人“四方责任”,做到人物同防、多病共防。还要按照实事求是、科学精准的原则,动态研判本地疫情防控形势,及时调整优化校园管理措施,做好后勤服务保障。梳理这个提醒函,可发现一些不容忽视的要点,无论要求改进校门管理方式,还是提出切忌“一刀切”“简单化”的封闭管理,都很有针对性,为各地高校优化校园管理指明了方向,也定下了总基调。特别是“实事求是、科学精准”这八个字,更是值得研析。无论一刀切还是简单化,都不是实事求是,步伐迈得过大,或者为推卸责任无视学子正当呼声一味封门大吉,更体现不出科学精准。

对疫情形势越全面而准确地掌握,越能善于决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很久没有新增报告本地确诊病例,全国各地已经全面复工复产复学,高校因应形势,确有必要动态研判本地疫情防控形势,及时调整优化校园管理措施。同时也要看到,当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国内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暴发疫情的风险仍然存在,夺取抗疫斗争全面胜利还需要付出持续努力。此前,有疫情防控专家也表示“现在欧洲已经有第二波疫情,第二波疫情的出现是必然,这种情况下,中国仍然会面临输入风险”。如此种种,无不说明对疫情仍不可掉以轻心,该有的防控措施一个都不能少。

回头看高校校园管理,既不能固化和僵化,也不能一解了之。该放开的应放开,该松动的应松动,该简化的应简化,比如,对学生因实习、求职、探亲、就医等原因确需进出校门、在学校所在城市内活动的,要简化程序,切实方便学生进出校门。而该坚持的应坚持,该严防的应严防。优化管理不等于推卸责任,更不能走入另一个极端,完全放松防控。

教育部下发的提醒函说得很清楚:落实辖区、教育部门、学校和个人“四方责任”,做到人物同防、多病共防。而同时,具体到即将到来的长假,提醒函要求各地和高校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教学进度安排,“切实做好假期期间校园疫情防控工作”,同样值得有关部门和学校思忖。

“该管起来就能够迅速地管起来,该放开又能够有序地放开,收放自如,进退裕如,这是一种能力。”同样的逻辑是,高校优化校园管理也与治理能力息息相关,如何管如何放,如何在放管之间找到平衡点,确实不容易,但足以体现治理水平。该放时不忘做好防范工作,该收时不能忽略应急方案,保持足够的弹性,才能真正体现出进退裕如。

据了解,一些学校及时优化管理措施,还借用了先进的技术设备,令人耳目一新。技术升级了,管理思路也升级,有助于校园管理工作更有效。而在这个过程中,广大学生需要秉承责任意识,配合学校管理,展现应有的公民责任和应有的主人翁精神,如果弄虚作假则会适得其反。

疫情防控心得总结精选篇5

经历顽强奋斗,付出了巨大牺牲,中国有效遏制了新冠肺炎病毒传播,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为全球战“疫”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整个国家与社会,对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影响,将远远大于17年前的“非典”。同样的,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也将带来一系列深远的、巨大的影响,带给我们很多思考。

决战决胜,党组织一定要“在位”。组织起来是党的优势,党之所以有力量,就在于我们把党员有效的组织起来,并通过党员把群众动员、组织起来。党的战斗力、党的力量,首先要看400多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是需要组织的,组织的好,党员作用就发挥的好,缺乏有效的组织,个体的党员犹如“一盘散沙”,他们的作用发挥就会打折扣。多年来,在包括战胜“非典”在内的各种重大活动中,上海创造出包括“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志愿者等活动平台和组织载体,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疫情防控“突击”攻坚的决战时刻,人们发现,“组织”的身影无所不在,“党员突进队”“红色物业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党员责任区”等组织载体各显神通,疫情防控工作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及时跟进到哪里,成为疫情防控第一线的“主心骨”,将党的组织能量有效的转化为抗疫的战斗力,极大地提升了抗“疫”的组织化程度,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关键时刻,党员一定要“在岗”。对于党的组织来说,一个普通党员的价值和作用,就在于通过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向党外群众证明党的先进性,维护党的声誉。在这次重大疫情防控当中,广大党员的热情和能量充分释放出来,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尤其是在防控疫情进入关键阶段,大批在职党员在千千万万个社区被全面激活,充分发挥了在社区一线防控疫情中的作用。从本质上来说,党员队伍是一个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具有政治抱负和理想的群体,党员的活力和政治能量同其参与社会活动的多寡是成正比的,参与社会活动越多,其活力体现就越鲜明。人们注意到,现在有些党员,似乎是“被父母圈养的孩子”,没有了“野性”和“活力”,长期工作生活在各种“单位”里的党员,已经把“单位”视为固定的生活与活动场所,成为了所谓的“单位党员”,因为很少参加社会活动,他们已经没有了进入“社会”的冲动,既缺乏意识,也没有主动精神。抗疫实践告诉我们,党员作用的发挥必须依托一定的“岗位”,也即所谓“立足岗位作贡献”,因此,激发党员主体的责任感和积极性,一定要对党员进行具体的“目标管理”,目标越具体、越明确,党员行为指向性越强、作用越明显。在疫情结束后,同样需要通过各种目标管理手段激发广大党员的政治热情,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社会活动能力,培养一大批优秀的“社会活动家型”的党员,让更多的普通党员参与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完成在闲暇时间从普通党员向“社工”、“义工”角色的转变,成为各种社会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在广阔的社会领域发挥中坚作用。

关键时刻,干部一定要“在现场”。面对复杂疫情,一大批干部冲锋在前,不仅是运筹帷幄的“指挥员”,更成为敢于靠前指挥、顶在一线的“战斗员”,从“压阵督战”变为“带头冲锋”,冲到第一线,下到最底层,甚至就地就近编入基层抗疫网格。毋庸讳言,长期以来,也有少数干部、尤其是个别机关干部,平时作风虚浮,不深入社区群众,不深入基层一线,习惯于在办公室里“指挥协调”“闭门造车”,其领导能力日益不断退化,在他们眼里,一提到“领导”,就是“开会、发文、检查”,面对复杂、危险的疫情,他们更不敢不愿去前线,自己稳坐后方,对一线空喊口号、乱下命令,即使到了抗疫一线也多是“走马观花”。敢于“在现场”,是干部的担当,是干部应该具备的“硬核能力”,事实表明,干部只有“在现场”才能“在状态”,各项举措才能真正落地、各种难题才能真正解决,而不会成为“走过场”。

攻坚克难,素质能力一定要“在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对广大干部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是对他们面对危难险重任务攻坚克难的“硬核”能力的一次实战检验。一个要想在专业性很强的领域成为事事精通的行家里手,并不容易,但作为分管相关工作的领导干部,学习掌握自己分管领域的专业知识,包括相关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相关数据等基础性问题,很有必要也是能够做到的。邓小平为此曾经反复告诫:“数字中有政策,决定数字就是决定政策。”只有对情况烂熟于心,才敢于、善于作出正确决策,否则,难免心中无底、招数不多。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一大批能力超强的“硬核干部”脱颖而出,他们疫情防控布置及时,应对得当,指挥有效,在抗“疫”一线淬炼了本领、提升了能力、增长了才干。但也有一些干部的专业能力明显跟不上,反映出本领恐慌和治理能力的短板。干部“补短板”,就是要补上“专业化”的短板,针对这次疫情防控中凸显出的治理能力问题进行精准化的提升,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成为“专家型”的党员领导干部。

55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