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感人事迹
一个微不足道的动作,或许会改变人的一生,这绝不是夸大其辞,可以作为佐证的事例随手便能拈来,美国福特公司名扬天下,不仅使美国汽车产业在世界占居熬头,而且改变了整个美国的国民经济状况,谁又能想到该奇迹的创造者福特当初进入公司的“敲门砖”竟是“捡废纸”这个简单的动作?
那时侯福特刚从大学毕业,他到一家汽车公司应聘,一同应聘的几个人学历都比他高,在其他人面试时,福特感到没有希望了。当他敲门走进董事长办公室时,发现门口地上有一张纸,很自然地弯腰把他捡了起来,看了看,原来是一张废纸,就顺手把它扔进了垃圾篓。董事长对这一切都看在眼里。福特刚说了一句话:“我是来应聘的福特”。董事长就发出了邀请:“很好,很好,福特先生,你已经被我们录用了。”这个让福特感到惊异的`决定,实际上源于他那个不经意的动作。从此以后,福特开始了他的辉煌之路,直到把公司改名,让福特汽车闻名全世界。
平安保险公司的一个业务员也有与福特相似的惊喜。他多次拜访一家公司的总经理,而最终能够签单的原因,仅仅是他在去总经理办公室的路上,随手捡起了地上的一张废纸并扔进了了垃圾桶。总经理对他说:“我(透过窗户玻璃)观察了一个上午,看看哪个员工会把废纸捡起来,没有想到是你。”而在这次见面总经理之前,他还被“晾”了3个多小时,并且有多家同行在竞争这个大客户。
福特和业务员的收获看似偶然,实则必然,他们下意识的动作出自一种习惯,而习惯的养成来源于他们的积极态度,这正如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6�1詹姆士所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事实上,被科学家用来形象说明混沌理论的“蝴蝶效应”,也存在于我们的人生历程中:一次大胆的尝试,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习惯性的动作,一种积极的态度和真诚的服务,都可以出发生命中意想不到的起点,它能带来的远远不止于一点点喜悦和表面上的报酬。
谁能捕捉到对生命有益的“蝴蝶”,谁就不会被社会抛弃。
国外感人事迹(篇2)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住在富恩岛上的一个叫奥塞登的小城镇上,那里住着不少贵族和地主,而安徒生的父亲只是个穷鞋匠,母亲是个洗衣妇,祖母有时还要去讨饭来补贴家用。那些贵族地主们生怕降低了自己的身份,都不允许自己家的孩子与安徒生一块儿玩。
父亲看在眼里,气在心里,但是一点也没有在孩子的面前表露,反而十分轻松地对安徒生说:“孩子,别人不跟你玩,爸爸来陪你玩吧!”
安徒生的家够简陋了,只有一间小屋子,破凳烂床把这个小小的空间塞得满满的,没有给孩子留下多大的活动空间。然而,就是这么一间破烂的小屋,父亲却把它布置得像一个小博物馆似的,墙上挂上了许多图画和做装饰用的瓷器,橱窗柜上摆了一些玩具,书架上放满了书籍和歌谱,就是在门玻璃上,也画了一幅风景画……父亲常给安徒生讲《一千零一夜》等古代阿拉伯的故事,有时则给他念一段丹麦喜剧作家荷尔堡的剧本,或者英国莎士比亚的戏剧本。这些书本中的故事使小安徒生浮想联翩,常常情不自禁地取出橱窗里父亲雕刻的木偶,根据故事情节表演起来。这还不能让他感到满足,他还用破碎的布片给木偶缝制小衣服,把它们打扮成讨饭的穷人、没人理睬的穷小孩、欺压百姓的贵族和地主等,并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体验编起木偶戏来。为了扩大孩子的眼界,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父母亲同意和鼓励安徒生到街头去看油嘴滑舌的生意人、埋头工作的手艺人、弯腰曲背的老乞丐、坐着马车横冲直撞的贵族和伪善的市长、牧师等人的生活,获得各种感性经验。
安徒生在他以后的写作生涯中能够写出《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看门人的儿子》等童话故事,同情劳动人民的苦难,谴责和鞭挞统治阶级的贪婪、残暴,都是与他小时候的这段生活经历有密切联系的。
国外感人事迹(篇3)
斯莫科夫是前苏联列宁格勒州的一名中学生,他打算在二战胜利纪念日时,在学校举行一个“英雄遗物展”。几经打听,他得知几十里外有个叫乌卡拉的英雄村,村里的卡秋莎大娘有他们想要的东西。很快,他和同学们见到了大娘。斯莫科夫问:“卡秋莎大娘,听说您这有二战遗物?”“没有。”大娘立刻就回绝了。他没死心,继续问:“那有军人的勋章或战斗日记吗?”“也没有,但我这有一封从前线寄来的信,行不行?”“给我们看看吧!”斯莫科夫说。大娘找出信,小心翼翼地交到他手中。“您丈夫是个大英雄吗?”一个女同学急切地问。“不,他什么也不是!”卡秋莎大娘有些生气。斯莫科夫开始读信:
“你好,我亲爱的妻子卡秋莎,我在前线一切都好,烟按战时规定供应,只是都是些劣质烟叶,一下抽一包也不过瘾。好在,它还能冒出烟来。
“我把你给我的一条裹脚布不小心弄丢了,因此现在每天都只能裹另外一条。白天穿,晚上洗晾,有时天气不好,晾不干,第二天就只能将它湿乎乎地裹在脚上,很难受。
“现在我们很少真枪实弹地跟德军拼命,每天的任务是挖战壕,每当我挖到战壕深处,总能闻到一股家乡泥土的味道,我想战争很快就能结束了,请安心地等我凯旋吧……你的丈夫马特洛夫。1942年4月5日。”
斯莫科夫把信还给大娘,失望地说:“这不是遗物,全讲些烟叶和裹脚布的琐事,一句报国誓言都没有!”然后就走了。“那时,这封信多重要呀!”卡秋莎陷入了回忆……
那是一个家书抵万金的年代,这封信从前线寄来时,全村的妇女都羡慕死她了。因为那是一年多来的来信,村里的男人都上前线了,家里的妇女们等信都等疯了,她们白天拼命地干活,就是想借此忘掉一切。可到了晚上有人实在受不了,便跑来找卡秋莎:“你给我念念信吧!”
卡秋莎大声念道:“你好,我亲爱的妻子卡秋莎……”而妇女们听到的仿佛是:“你好,我亲爱的妻子伊万诺娃;我亲爱的妻子维妮耶娜……”她们觉得自己的丈夫还活着,不是在弹雨中穿行,而是抽着烟,闻着家乡泥土的味道……那颗悬着的心便放下了。“姐妹们,我们在家乡泥垄上也能闻到前线战壕的味道!”卡秋莎鼓励着妇女们。后来,一到晚上,卡秋莎家便聚满了人,听她读那封不知读过多少遍的信,直到战争结束。
一周后,斯莫科夫回来了,因为他在二战纪念馆里查到信息:“在战争中,英雄的乌卡拉村牺牲了不少人,其中马特洛夫最为勇敢,歼敌100多人,于1942年10月牺牲……”
孩子们再次敲开大娘的门,他们是来取那份英雄遗物的,还有大娘在1942年11月收到的烈士勋章。因为爱,丈夫向卡秋莎隐瞒了战事,而她也向全村妇女隐瞒了丈夫牺牲的消息。
国外感人事迹(篇4)
1944年的一个夜晚,一列列士兵集结在英国军用机场上,接受马莱将军的检阅。马莱将军沉着的目光扫过每一个士兵。忽然,他的目光定格在一个士兵的脚下:“出列!报上你的名字!”被点到的士兵跨前一步:“报告将军,我是英军第六空降师突击队二等兵利克!”
将军的神色更严厉了:“作为英国皇家空军的一员,怎么可以军容不整?本人一向有严令,连皮鞋都擦不干净的人,一律不得参加战斗!”
利克看看自己的皮鞋,豆大的汗珠掉了下来,解释说:“晚饭后我还擦过一次,不知怎么又沾上了白灰。但是将军,这次行动事关重大,请一定让我参加!”
将军还没开口,一旁的突击队队长说话了:“将军最讨厌军容不整的人,利克,你还是退出吧。”
将军看了一眼队长,掏出一块手绢,蹲下给利克擦起皮鞋来,一边擦一边慢慢地说:“下不为例。”
刚擦完左脚的鞋,正要擦右脚时,机场的电铃响起来,这是空降兵登机的信号。
利克“啪”地朝将军敬了个礼,随队友登上了运输机。
这是二次世界大战中诺曼底登陆前的一幕。
英国皇家空军把一个师的兵力空投到德军阵地,以配合随后的登陆作战。行动是成功的,但是由于深入敌后,伤亡也异常惨重,利克被一发炮弹击中,炸得尸骨无存。
突击队队长是少数幸存者之一。
战役过后,他拿着利克能找到的遗物—右脚那只还沾有白灰的鞋,来见马莱将军。
马莱将军的脸色犹如铁铸,挥挥手,示意他把这只鞋葬到二战阵亡将士的集体墓地里。
墓地里,突击队队长默默地把皮鞋擦干净,放入骨灰盒。
其实,白灰本就是他悄悄撒的,目的是让利克退出行动,但是没有起到作用。
他在盒上写了一行字:英军第六空降师突击队二等兵利克,英国皇家空军马莱将军最小的儿子,也是最后一个儿子。
国外感人事迹(篇5)
美国前总统里根小时候曾到一家制鞋店做一双鞋。鞋匠问年幼的里根:“你是想要方头鞋还是圆头鞋?”里根不知道哪种鞋适合自己,一时回答不上来。于是,鞋匠叫他回去考虑清楚后再来告诉他。过了几天,这位鞋匠在街上碰见里根,又问起鞋子的事情。里根仍然举棋不定,最后鞋匠对他说:“好吧,我知道该怎么做了。两天后你来取新鞋。”
去店里取鞋的时候,里根发现鞋匠给自己做的鞋子一只是方头的,另一只是圆头的。“怎么会这样?”他感到纳闷。“等了你几天,你都拿不出主意,当然就由我这个做鞋的来决定啦。这是给你一个教训,不要让人家来替你作决定。”鞋匠回答。里根后来回忆起这段往事时说:“从那以后,我认识到一点:自己的事自己拿主意。如果自己遇事犹豫不决,就等于把决定权拱手让给了别人。一旦别人作出糟糕的决定,到时后悔的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