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不是就凉快了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夏季即将结束,秋季即将来临。
立秋后天气还热多久
立秋后天气还会热半个月左右,不同地区具体时间不一样。
一般立秋只是代表天文上秋天的到来,并没有到气象意义上的秋天,但是立秋后我国的北方地区气温会明显下降。
在我国西部及东北等地会感到秋风送爽,中部地区会在8月下旬会感受到丝丝凉意,浙江、江苏地区进入10月才会感到有秋风吹入,广州及海南等地11月上半旬才会感受到秋意的来临。
在气候学上以每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22C以下的始日作为秋季开始,而我国地域广大、幅员辽阔,纬度、海拔跨度都很大,这就决定了全国各地不可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凉爽的秋季。
从其气候特点看,立秋由于盛夏余热未散,秋阳肆虐,一时暑气难消,故民间古来就有“秋老虎”之说。
气象资料显示,这种炎热的气候,一般要持续到9月的中下旬,天气才开始真正凉爽起来。虽说立秋之后,暑气余威仍在,但总的趋势是天气渐渐凉爽。气温的日较差变化开始明显,通常是白天很热,而夜晚比较凉爽。
立秋三候: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
一候:凉风至
立秋之日“凉风至”,凉风是西风肃清之风。也就是说,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的热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天气也呈现初转凉的趋势了。
二候:白露生
立秋时节,大雨过后,清风徐来,天上的雾气白茫茫一片,尚未凝结成露珠,称之为“白露生”。通俗点讲的意思是就是早上大地上会有雾气的产生。
三候:寒蝉鸣
这时候的蝉,感觉到阴气上升,鸣叫得更加响亮和凄切。寒蝉开始鸣叫,说明天气真的开始变冷了,寒蝉之于秋天,就犹如布谷鸟之于夏天,都是一种信号。
立秋怎么养生
1、保证充足的睡眠
秋季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多休息,不要熬夜或熬夜,尽量在晚上10点前入睡,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保证白天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中午最好是午休,小睡半个小时,这也有助于缓解困倦情绪。
温馨提示:注意睡眠时间。睡眠过多也会使人感到困倦和虚弱。
2、多喝水
秋天的天气干燥,常常有一种味道。每天饮用5-6大杯开水可以满足人体一整天的用水需求。最好喝绿茶。它的提神效果远比咖啡好。
3、清淡饮食
秋天适合多吃清淡可口的食物,这样可以让人感到快乐,忘记疲劳,因为油腻的食物会在体内产生酸性物质,使人更加困倦。特别是,不要吃辛辣的食物,以防止生气。此外,暴饮暴食还会导致胃部负担和嗜睡。
4、补充碱性食品
多吃碱性食物可以中和体内的乳酸,消除疲劳,如蔬菜(芹菜、燕麦片、萝卜流苏、紫甘蓝、花椰菜、卷心菜等)以及水果、细菌、藻类和牛奶。此外,还可以多吃鱼,补充脂肪酸,补充维生素B1、B6、B12等有湿度的食物,这样可以消除慢性疲劳综合症。
5、积极健身
参加一些健身活动可以使身体在锻炼过程中兴奋、精神焕发,这对克服秋季疲劳也有好处。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运动后及时擦汗,适当运动。否则,过度运动会使身体更加疲劳。
6、增加感官刺激
增加感觉刺激对预防嗜睡有一定作用。例如,困倦时用冷水洗脸可以改善身体神经系统的兴奋,达到消除秋季疲劳的目的。良好的视觉刺激也有助于消除秋季嗜睡。走出房间,抬头看看湖边、海滨和山顶。即使在室内,你也可以添加一些色彩鲜艳的装饰品和鲜花,给人一种愉悦的感觉。
立秋节气有哪些习俗
1、晒秋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2、躺秋
“躺秋”在有些地方也叫做“卧秋”或者“睡秋”。例如在江淮一些地方,人们在立秋这一天,会选择一个阴凉的地方躺一躺,表示夏天即将过去,暑热难当无法安眠的日子即将过去,天气慢慢转凉,可以好好安睡了。另外也寓意着在夏天繁忙辛苦的生产已经过去,到了秋天了,可以稍微松口气歇一歇了。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夏天多会“夏瘦”,秋天到来,多躺一躺,有利于把夏天瘦掉的肉长回来。
3、摸秋
江苏盐城北部地区有一个“摸秋”的习俗。在立秋前一天晚上,人们可以在公共或私人果园里随意摘取各种水果,而无论损失多少主人都不会生气。有些果园主人甚至还会专门为晚上来摸秋的客人准备许多成熟的水果。
4、啃秋
“啃秋”,也称为“咬秋”。在立秋这天吃西瓜、香瓜或桃,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其实在入秋时节多吃果蔬,也可以起到防秋燥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