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合同网 > 劳动劳务 > 劳动合同 >

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的重要区别

时间: 思恩 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如何签订集体合同

集体合同的签订应建立在集体协商的基础上。集体协商是指企业工会或职工代表与相应的企业代表,为签订集体合同进行商谈的行为。集体协商应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平等、合作的原则。

集体协商的内容、时间、地点应由双方共同商定。在不违反有关保密规定和不涉及企业商业秘密的前提下,协商双方有义务向对方提供与集体协商有关的情况或资料。

集体合同的期限为一至三年,在集体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双方代表可对集体合同履行情况进行检查。由于签订集体合同的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致使集体合同难以履行时,集体合同任何一方均可提出变更或解除集体合同的要求。一方提出变更或修订或解除集体合同时,另一方应给予答复,并在七天内双方进行协商 .

签订集体合同要遵循哪些原则

进行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签订集体合同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集体合同的内容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2.签订合同的主体是在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情形下签订的;

3.诚实守信,公平合作;

4.兼顾双方合法权益。

集体合同生效的程序是什么

1.制定集体合同草案。集体合同应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签订。一般情况下,各个企业应当成立集体合同起草委员会或者起草小组,主持起草集体合同。

2.组织全体职工认真讨论集体合同草案。集体合同草案制定出来以后,应组织企业行政和全体职工或在职工代表大会上对集体合同草案进行讨论、修改和补充,使集体合同充分反映企业行政和广大职工的意见和要求。

3.修改并正式通过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起草委员会或者起草小组根据全体职工的意见,对集体合同草案进行修改,并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通过。

4.签字、备案。集体合同正式通过后,应由厂长或经理和工会主席签字,并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备案。劳动行政部门有审查集体合同内容是否合法的责任,如果发现集体合同中的项目与条款有违法、失实等情况,可不予登记或暂缓登记,发回企业对集体合同进行修正。

集体合同变更和解除的条件

集体合同变更和解除的条件是:

1.当事人双方经过协商同意,并且不因此损害国家和社会利益。

2.订立集体合同所依据的国家宏观调控计划修改或取消。

3.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发生变化。

4.企业破产、停产、转产,使集体合同无法履行。

5.由于不可抗力的外因使集体合同不能履行。

6.由于当事人一方违约,使集体合同履行成为不必要时,允许变更或解除合同。

7.工会组织撤销或解散。工会撤销或解散,集体合同随之解除。

84515